本網訊因為中藥專業的緣故,將他與科技扶貧聯系在了一起,又因為“產教融合”的緣故,使他與藥農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就是6766网站澳门联合娱乐官网平台教授、秦嶺中草藥引種栽培咨詢中心負責人李炳生。
李炳生1984年7月畢業于陜西中醫學院中藥專業,同年進入6766网站澳门联合娱乐官网平台任教。他從教已有38個春秋,熱愛教學,鉆研業務,樂于奉獻,憑著過硬的業務能力多次參加全國規劃教材編寫,他主編的教材被審定為“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在教學中他注重學生能力培養,指導學生參加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四次獲陜西賽區銅獎;他積極組建中藥傳統技能大賽輔導團隊并擔任輔導老師,指導的學生參加陜西省中藥傳統技能大賽有20人次獲得一等獎,更有7人次在全國大賽獲獎;由他組建的“本草興科技服務團隊”指導藥農種植中藥材,科技扶貧成績顯著,獲得了陜西省“終身學習品牌項目”。
2014年至今,李炳生主要服務于太白縣中藥種植推廣工作,他不負科協的重望,走遍了太白縣的各個鄉鎮,了解農戶在中藥種植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傳授中藥種植技術。同時,他又服務于寶雞市其他山區縣。幾年來,北至與甘肅省相鄰的麟游縣丈八鎮的豁口村,南至與漢中交界處的太白河鎮東青村和黃柏塬鎮的皂角灣村,西至與甘肅接壤的隴縣新集川鎮的鐵馬河村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破解奧秘,使得害蟲沒有了蹤影
早在2014年以前,李炳生教授就參與了秦嶺山脈中“萬花山藥用植物園”的籌建工作。聽說他業務熟練,寶雞市科技局就聘他參加“科技下鄉”活動,主要負責太白縣中草藥種植,這樣李炳生就成為了陜西省首批“三區”科技服務人才。
太白縣桃川鎮位于秦嶺北麓的大山深處,距縣城有26公里的路程,這兒山清水秀、民風淳樸,是人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據說,上個世紀末,太白縣酒廠進行山茱萸保健酒開發,產品還得了金獎。村民看到種植山茱萸有了希望,便大量種植,桃川鎮、咀頭鎮、鸚鴿鎮一下子發展了2萬畝以上,誰料因經營不善酒廠倒閉,過剩的山茱萸沒有了銷路,村民也疏于管理,山茱萸發生嚴重蟲害。
2015年暑假,李炳生在市科技局的安排下,到桃川鎮及鸚鴿鎮進行中藥種植技術指導。他先后到魁星樓村、楊下村、蹇坡村、柴胡山村、吉利溝村、南塬村等進行考察及技術培訓,了解到種植戶種植的山茱萸出蟲率達到60%-70%,嚴重的地方幾乎顆粒無收。
“我們春天開花時打藥,夏天掛果時打藥,秋天果實變紅后打藥,怎么這蟲害越打越重?”“再這樣打藥,山茱萸果都要成為‘藥果’了,人還能吃嗎?”種植戶焦急地反映。
李炳生根據課堂知識及有關資料介紹向種植戶解釋說:“這個害蟲叫‘山茱萸蛀果蛾’,冬季它藏于地下土壤成為蟲蛹,夏季八月中、下旬,羽化成蛾鉆出地面,7-10天后產卵,九月初蟲卵孵化成為幼蟲,鉆入山茱萸果實內部。十月中下旬隨脫果入土,或墜絲結繭越冬?!?/p>
“這種害蟲有九個多月藏于地下,兩個月藏于果中,暴露在外的時間僅二十天左右?!崩畋托牡亟忉屗庌r遇到的實際問題,“對付這種害蟲,一年中只有兩次防治機會,一次在八月底羽化成蛾期,一次在九月初孵化的幼蟲出殼期!”
隨后,李炳生介紹道:“八月底用25%溴氰菊酯5000—6000倍液或者用20%殺滅菊酯4000—5000倍液,進行樹冠噴灑;九月初再噴灑一次,兩次有效殺蟲率可達95%以上”。
李炳生將山茱萸蟲害的秘密及防治技術制作成《山茱萸蟲害的防治》視頻資料,利用網絡技術傳播種植戶手中,并通過市科技局、縣科技局廣泛宣傳。由于方法得當、方案準確,2015年就立即見效,大面積控制了蟲害發生,至今太白縣山茱萸蟲害被嚴格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由于該項技術效果明顯,這次服務被寶雞市科技局網站報道,被省科技廳網站轉載。2015年度,李炳生被市科技局考核為優秀。

在太白縣進行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

在山茱萸樹下,李炳生現場講解山茱萸。
一個探索,成就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種植技術
李炳生教授在教學中善于探索,他在寶雞西部深山區拓石鎮的“科技扶貧”活動中,總結出的“柴胡夏播套種技術”極具有地方特色,促進了寶雞市柴胡規范化、規?;N植。
寶雞市陳倉區拓石鎮位于陜西省寶雞市與甘肅省天水市的交界處,屬于西部深山區,但這兒的村民思想并不保守落后,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種植了不少柴胡。
李炳生主動與拓石鎮博仁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王招社經理聯系,利用自己的教學特長,將柴胡種植的關鍵技術制成幻燈片給村民講解,力爭讓種植戶看得見、聽得懂、學得會,但他很快了解到:寶雞西部山區地廣人稀,居住分散,種植柴胡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尤其山區農田基本沒有水利設施,傳統的春播或秋播常會遇到春旱和秋旱的影響,有時難以出苗,有時出苗后也會因干旱而死亡。
李炳生分析認為,寶雞地區的氣候雖春、秋季多干旱少雨,但七、八月份雨量充沛,常常大雨一場連一場,可利用夏季雨季到來前在玉米地進行夏播套種,利用這一階段的高溫高濕條件促使柴胡發芽,這一試驗果然成功了!這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種植技術,不僅發芽率高,滿足了柴胡幼苗的遮蔭,還不影響當年小麥、玉米的收成,起到了增產增收作用。
他將這一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采用幻燈片的方式,先后在陳倉區、渭濱區、金臺區、太白縣、鳳縣、隴縣、麟游縣等地進行推廣種植,這樣寶雞柴胡種植的面積很快上升到8萬畝以上。由于種植面積大、市場走勢快、經濟效益好,昔日的博仁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很快發展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博仁藥業有限公司。2017年他參與了《寶雞柴胡種植技術規程》的專家評審,該規程成為寶雞市第一個地方性的技術規范。
目前寶雞柴胡的種植面積已達到12萬畝以上。由于種植規范,有效成分柴胡皂苷的含量高,2019年8月寶雞柴胡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寶雞柴胡成為了全國著名道地藥材。

李炳生在西部山區的拓石鎮與博仁藥業有限公司王招社經理和技術員交流柴胡種植技術及經驗。

李炳生帶領“本草興種植團隊”中的青年教師研究生、博士到柴胡種植基地,現場解答種植戶遇到的種植難題。
脫貧攻堅,托起了山村脫貧致富夢
2019年李炳生來到寶雞市金臺區硤石鎮司家窯村推廣道地藥材柴胡種植。司家窯村位于“八百里秦川”最西端,全村有9個村民小組162戶650人,山高路險,地廣人稀,曾經是有名的貧困村。
李炳生在司家窯村的農民培訓會是在村委會的二樓會議室進行的。聽說柴胡種植效益高,有一百多名村民從遠方趕來聽課,有些來的較晚,扶在外面的窗臺上聽課,有些干脆站在外面的過道聽課。他從柴胡的市場分析、合理施肥、摘蕾打尖到最后的采收加工進行了細致地講解,村民聽課特別認真。這次講課解決了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幾個關鍵技術問題。
隨后,李炳生多次來司家窯村技術服務,他常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現場解答種植戶遇到的問題。在村委會配合下,扶持了以李讓煥為帶頭人的“百草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柴胡100畝,帶動村民種植柴胡550余畝,帶動硤石鎮村民種植柴胡16000畝。
2019年隴西一方制藥廠來寶雞地區收購柴胡,硤石鎮出售柴胡100噸,產生效益600萬元,其中的司家窯村出售柴胡就達到32.5噸,產生效益近200萬元。司家窯村種植柴胡取得的效益是喜人的,2019年12月份司家窯村通過了省級脫貧攻堅考評,全村人均收入達到10160元,首次突破了萬元大關,司家窯村獲得全區脫貧攻堅“紅旗村”。
產教融合,彰顯職業教育“工匠精神”
李炳生組建的“本草興科技服務團隊”一直從事道地藥材種植。2018年,他帶領團隊到太白縣桃川鎮進行南五味子野生變家種的馴化栽培工作。他通過集中培訓、現場指導的方式推廣中藥材種植技術。在實際工作中,白楊塬村一位陳氏種植戶反映,他們在大田播種的南五味子種子從不發苗,不知道為啥。李炳生很快認識到育苗難題是影響南五味子野生變家種“瓶頸”技術,也是制約種植戶脫貧致富的主要因素。他聯想到教材中記述有些植物種子具有“胚后熟性”的特性,就仔細地向種植戶介紹,自然界中大多數植物果實成熟后,種子也就成熟了,但有一部分植物它的果實成熟后,種子并沒有發育成熟,仍需要在相對濕潤的環境下,經過漫長的冬季種子中的胚才能發育成熟,南五味子就屬于這一種。如果種植戶秋季采收果實后干燥貯藏,種子中的胚就始終處于休眠狀態,第二年播種后就不會出苗。隨后,李炳生向種植戶介紹了南五味子的沙藏處理技術,種植戶當年試驗育苗5畝,并建立南五味子示范種植園15畝,獲得成功。四年來,累計育苗35畝,帶動周邊鄉村育苗45畝,產生了20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

李炳生在南五味子示范栽培基地講解開花授粉技術。

“本草興”團隊在桃川鎮南五味子林下仿野生育苗基地。
桃川鎮野生南五味子育苗及種植的成功,對周邊地區中藥種植產業結構產生了明顯影響,常有外省及周邊地區種植戶前來參觀學習,產生了典型的示范作用。2021年5月,在院領導的關心下,創建了“太白縣五味子種植推廣科技示范基地”,使寶雞職院的學生有了“教產研”一體化的實習基地。2021年9月,他根據多年社會服務經驗組織學生團隊,參加第七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以《五味生“金”——做五味子生態栽培技術的踐行者》競賽項目參賽,榮獲陜西賽區銅獎。幾年來,通過師生共同努力,共有四次獲得陜西賽區銅獎,體現了職業教育培養實用性人才的特點,也展示了職業教育的“工匠精神”。
李炳生教授熱愛教育事業,他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他躬耕力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他注重學生能力培養,積極推進職業院?!爱a教融合”教學改革,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2018年李炳生被省教育廳評為“陜西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020年被評為“寶雞市優秀科技工作者”,2021年被中共寶雞市委命名為“寶雞市愛國奮斗人才標兵”,2021年4月獲寶雞市“五一”勞動獎章,2022年3月獲得陜西省崗位學雷鋒標兵,2022年4月被評為陜西省先進工作者。